表情包是怎么赚钱的? 新手能做吗?
表情包是怎么赚钱的? 新手能做吗?
表情符号在现代聊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 甚至有人说,比聊天更开心的事情就是“和人打架”。
事实上,在某些情况下,表情符号比文字更能表达我们的内心感受。
但是前段时间,在聊天的时候,作者意外地发现,我一直在用的表情符号已经开始要钱了。
“免费”表情什么时候进入付费时代? 谁会为表情符号买单? 小表情背后的生意有多大?
谁为表情包付费?
早在1882年,就出现了使用表情符号作为情感传递和表达的补充。 但模因真正的热度是在过去五年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表情包不仅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载体之一,也成为当代年轻人默认的社交礼仪。
为什么表情包这么火?
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:
门槛低:表情包的制作技术非常低。 关键是有热点。 很多表情包都是简单的“截图+文字”,参与者众多。
趣味性:表情包相比文字内容,在画面感、幽默感、易懂易记、交互性等方面优势明显。 基于现代人超高的聊天频率,表情包的流行是可以理解的。
很难用任何词来形容表情符号的火爆程度。 我只能说哪里有热点,哪里就有表情符号。
从锦鲤杨超月、发际线小吴、丁震、小马竹柱,马保国的“老鼠当汁”,一起爬山的枯梗,高跟鞋的醉妹,到黄晓明的“明雪”语录……多多火爆 斑点已经形成。 变身表情包,“快点出圈”。
但在亿万人使用表情符号作为信息传播工具的背后,表情符号业务也应运而生。
有的人靠表情致富,有的公司把表情贴上荧幕拍电影,甚至还有靠表情赚钱甚至上市的公司。
2016年,日本通信软件公司LINE创造了2016年科技行业最大的IPO。
LINE从表情包开始,衍生出动画、游戏、线下体验店等。
在中国,表情符号是一片全新的蓝海,业内人士估计,这至少是一个十亿级的大生意。
表情符号一般诞生于微博、豆瓣、B站、贴吧等社交网站,但表情符号的真正传播还是基于微信。
目前国内选手的入门进度基本都集中在天使围绕A轮的时候。 国内比较成功的有《十二楼文化》、《蚊子动漫》、《梦里星球》等。
那么,表情符号是如何赚钱的呢?
比如独角兽公司Giphy,其核心是一个简单的GIF搜索引擎; 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栏中的任意标签或关键字搜索自己想要的GIF; 例如,“睡觉、悲伤、快乐、懒惰”等。
此外,Giphy还推出了自制表情包Giphy Cam,用户可以在其中制作自己的动画图片并保存和分享。
目前,Giphy 的收入模式主要有广告、内容分发、与各大品牌合作、量身定制动画三种。
最终靠动态表情谋生,支撑了6亿美元的估值。
2.微信支付表情包
2015年,微信表情商店上线,很多创作者一个月就用一个表情就赚了几十万。
《可爱宝贝》的创作者钟超能就是其中之一。
据媒体报道,表情包“可爱宝宝”走红,两年内下载量达到1.5亿,作者获得50万奖励。
从微信界面可以看到,已经有超过11万人对萌娃表情包进行了奖励。
3.表情制作公司
其中以《十二楼文化》、《蚊子动画》、《梦里星球》为代表。
十二冬文化成立于2016年,旗下拥有“小僵尸”、“长草燕团子”、“断耳兔”、“酷妹”等300多个卡通人物,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百万粉丝 .
但十二楼文化只用表情包作为交通进出工具,而不仅仅是为了盈利。
以微信平台为例。 十二文化推出近百款表情包,其中3款表情包售价1元,其余表情包可免费下载使用。 表情收费和奖励是非常随机的。 其主要收入在于自有IP形象的开发和授权。
另一家表情巨头,蚊子动漫,主要以“蘑菇头”系列“出圈”,主要盈利方式为IP授权、品牌合作、内容付费、周边销售。 据悉,最赚钱的是合作授权。
梦力星球衍生品开发独树一帜,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。
据了解,截至2020年10月31日,萌萌星球表情包全球累计下载量已达19亿次,累计发送量达800亿次。 联名产品与大英博物馆、光大银行信用卡、罗技键盘、《梦幻西游电脑版》等品牌产品。
与国内大多数表情包IP变现一样,拥有“萌儿”、“王丹”、“冷仙森”、“野萌君”等动漫表情包的萌萌星球,也依靠IP授权和内容营销来变现 . .
4、淘宝等电商平台表情包“搬运工”
除了emoji公司,淘宝上emoji的业务也是五花八门。 有很多专门卖表情符号的商店。 一般情况下,它的单价在1-3元,月销售额一般在几十到几千之间。
换句话说:淘宝卖表情包一个月可以轻松赚3000元。
emoji 业务有什么想象力?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表情包行业,想要分一杯羹。
1.痛点
但在表情符号大发展的背后,还有很多行业痛点难以解决。
1)表情包收入不稳定,甚至可以说很低。
近年来,单个表情包收费不高,大部分作者收费1元,奖励完全偏向于用户主观意愿。 仅靠制作表情很难获得收益。
而且,表情包打赏市场也有二八八定律。 资源将向头部倾斜。 只有少数人月收入超过10000,大多数人的收入并不十分乐观。
2)微信表情基本上是孤立的、单一的存在,没有外延的文化价值。
目前,国内玩家仅限于围绕零售开发产品,缺乏故事,缺乏人性化设计,缺乏深度,文化附加值低。
以表情包“蘑菇头”为例。 虽然传播量十分火爆,但“蘑菇头”只是一个独立的表情符号,缺乏故事推导。 难以形成愿意付费的用户群体。 而且,动画形象很简单,盗版横行。 这一次,《蘑菇头》蚊子动漫的母公司遭遇了经营危机。
3)emoji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消费文化,依然以亚文化为主流,难掩“低俗恶趣味”。
曾经,“慰安妇”emoji挑战社会公序良俗,遭到网友炮轰下架。
2017年,慰安妇团体纪录片《22》上映期间,有网友发现可以在QQ空间搜索相关表情,一度打破道德底线。
4)表情包多次“侵权”。
由于表情包多采用影视截图,因此往往涉及侵权。
比如曾经风靡全网的表情包“葛优谈”,就因使用名人肖像而遭遇官司。
2018年,葛优向北京海淀法院起诉艺龙网。 主要因艺龙网擅自使用“葛优烈”表情包宣传旅游项目和酒店预订,法院裁定艺龙网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并承担7.5万元赔偿金。
2.还有什么想象?
然而,emoji 业务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,emoji 业务还有什么想象空间?
1)表情符号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广告营销形式
表情包比文字更令人印象深刻。 因此,商家也可以通过表情包与用户形成高粘性和强互动,满足自身运营需求。 影视剧是最早使用表情包进行宣传的行业之一。
除了剧照和幕后花絮,表情包也成为了影视剧的新宣传方式。 在《哪吒之魔童》、《战狼2》热映期间,有网友制作了“一京一乍”、“五毒莲藕”等人气表情包。
- 做产业链,搞人事设计,搞周边产品,搞线下业务
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,表情符号只是一个沟通渠道,真正赚钱的是表情符号背后的业务。 首先让网友免费或1元费用知道某个IP,然后通过IP形象的开发赚钱。
这一点可以参考日本的Line Friends。 风靡全球的Line Friends,其实只是即时通讯软件“LINE”的一个形象IP。 它只有棕熊、莎莉鸡、馒头人、肯尼兔等形象IP。 ,而是从表情包开始,走上了上市之路。
3)加强产权保护,严惩盗版
如今,表情符号进入快速发展期,众多优质表情符号脱颖而出,但“擅自使用自家作品形象”的事件也越来越多。
在电商平台上,你可以看到很多经典表情的周边产品,比如“印花T恤”、“枕头”、“公仔”、“文具”、“手机壳”等,但大部分都是 他们未经授权; 从这点可以看出,在表情符号领域,版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个人独立作者的作品成果被盗用,会降低创作者的积极性,也会对表情包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。
小小的emoji背后,是亿级的生意。
然而,表情符号的“黄金时代”尚未到来,国内还缺乏成熟的商业衍生品和完整的开发链条。 要达到Line Friends的高度,国内的表情玩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